盖雅人效诊断魔方发布,数据秒查,一步对标

首页 /场景分析 / 零售门店怎么排班才高效?——一家知名鞋服品牌用10家门店试点,验证了一套不用工时标准的排班优化方法

零售门店怎么排班才高效?——一家知名鞋服品牌用10家门店试点,验证了一套不用工时标准的排班优化方法

盖雅工场2025 年 06 月 10 日

一家鞋服品牌用10家门店试点,验证了盖雅智能排班的真实ROI。
在零售一线,有个经典场景常被反复提起:
客人涌进店的时候,员工下班了;人手排得最满的时候,店里反而没客流。
这并不是个例,而是大多数采用“固定轮班”策略的连锁零售企业面临的普遍难题。排班方式不匹配客流节奏,直接影响的是转化率、员工满意度和运营成本。
今天分享的这个案例,来自一家全国门店数百家的鞋服零售品牌。 通过与盖雅工场合作,他们从试点10家门店做起,4个月周期内验证了“无工时标准”智能排班模型,并在实际运营数据中得出了明确结论: ——这套方法,不仅可行,而且有效。

一、问题不是不想改,而是改不了

这家企业的问题其实非常典型。
他们的门店覆盖了直营店、社区店、奥莱店,门店规模从5人到30人不等。排班方式却统一采用“早晚两个固定班次”,每天8小时,周六休一天。
运营端看得很清楚:高峰期人手不足、低谷期排得太多、加班多、效率低。
但实际要推动改变,难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 一是,店长几乎都是从一线做起来的,没有排灵活班的经验
  • 二是,总部也没有一套适用于全门店的“工时标准”,很难支撑算法跑起来。
  • 三是,没人能回答“换了排班方式后到底能不能赚钱、能省多少钱”

这些问题,加在一起,直接让排班优化变成了“想做但始终没动”的状态。


二、从试点出发,用数据说服自己
盖雅在了解企业困境后,建议他们从一个更轻量的方式入手——先别全量上线,而是从10家门店做试点。
这10家门店分布在不同区域,包含不同类型业态;同时,另外选取6家门店作为对照组,保持原来的排班模式不变,用于数据比较。
我们设定了两个核心目标:

第一,验证排班与客流是否更拟合,是否能带动转化率提升

第二,验证是否真的能减少工时、降低加班,改善员工体验

项目周期设置为4个月,确保能完整覆盖一个业务周期。


三、盖雅怎么做的?用的是这套方法
我们并没有要求该企业准备“工时标准”或“工时指南”,而是基于门店已有的数据和客流趋势,跑出了一套真正能落地的排班方式。
第一步,是预测客流。 通过历史交易和门店活动节奏,系统自动生成每个门店每天、每个时段的客流趋势预测。这是后续排班逻辑的基础。
第二步,是智能生成班次。 基于门店每月可用工时和预测客流,系统计算出最优的工时分布策略,并生成每日推荐班次组合。班次时长不再统一为8小时,而是可根据业务情况,灵活设置为6小时、7.5小时、9小时不等
第三步,是支持“既统一又灵活”的排班规则。 总部可设定全局的规则,例如每天最少在岗人数、单人每周不得超过工时上限等;门店店长则可在此基础上设定本店的偏好——比如要求资深员工覆盖所有营业时间,或是安排“老带新”在同一班次。
最后一步,是快速落表与灵活微调。 系统提供一键排班功能,同时支持手动调整、导出班表、移动端确认。即使是不熟悉系统的店长,也能快速上手


四、排班优化值不值?看数据最实在
经过4个月运行,我们拿到了完整的数据对比结果。
最直观的变化,是人力与客流的匹配效率明显提高。试点门店在客流高峰时段的人员覆盖比以往提升了19%。这意味着高峰期能有更多员工服务客户,直接带动门店转化率的提升。
转化率为例,试点门店的转化率中位数从原来的4.65%,提升到了7.34%
再看员工出勤工时层面,优化前门店人均每周出勤约为53小时,优化后下降到了47小时,减少了将近6个小时。原本每周经常出勤超55小时的员工也大幅减少。
更重要的是,我们没有强推,而是通过数据让店长自己认可。项目初期,很多店长对灵活排班是抗拒的,甚至提出“员工不是一个点来上班,班会都没法开了”。但项目推进到第12周,已有3位店长主动提出,希望试点不要结束,“就算系统撤了,我也会照着盖雅的这套方法排”。


五、从10店试点到110家门店上线,企业如何决策?
数据说服了决策层。
项目结束后,该品牌很快决定将盖雅智能排班系统推广至110家门店
而对于暂时不具备复杂排班需求的门店,则采用盖雅的“高级排班”模块,即以规则为主导,半自动生成班表,确保不同类型门店都有合适的解决方式。
他们还同步将排班规则、岗位配置要求等信息,纳入盖雅人效分析模块,用于后续管理决策与数据追踪。


六、从这个案例我们看到的三个关键判断
第一,没有“工时标准”≠不能做智能排班。 只要有客流、有工时总量、有规则,就可以跑出落地可用的方案。
第二,不是算法要多“强”,而是要懂门店怎么用。 算法做得再好,如果店长看不懂、调不动,就没人用。盖雅的做法是“系统推荐+人工微调”,让技术和经验形成配合。
第三,数据闭环是决策的底气。 试点与对照组、上线前后横纵对比,是说服管理层投资的基础。


总结
排班从来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人+规则+数据”的综合优化。
在这家企业的例子里,我们看到,哪怕起点是缺少经验、缺少标准,也依然可以跑出一套科学、灵活、真实有效的智能排班方案。
如果你的门店正在经历同样的烦恼,不妨参考这家企业的落地经验,试点先行,验证效果——
因为数字,不会说谎。

盖雅工场劳动力管理云产品更多介绍:www.gaiaworks.cn
免费领取劳动力管理地图
1800+的痛点场景重现和典范实践咨询热线 400-629-6868

扫码了解更多

免费领取劳动力管理地图
1800+的痛点场景重现和典范实践

扫码了解更多

上一篇 文章
人效提升:揭秘零售巨头如何通过智能排班实现经营突破!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零售行业,如何有效管理门店人力,提升运营效率...
下一篇 文章
管理层最关心的问题:智能排班值不值得上,怎么评估才靠谱?
智能排班到底有没有用?我们用这3步,验证了它对人效提升的真实...
相关推荐文章

合规保障中企出海下,企业HR如何破解用工合规问题?

成本控制酒店如何通过智能排班系统提人效

高端酒店如何选择适合酒店的排班系统?一文了解主流方案与推荐理由

我们始终关注劳动力管理领域,时刻为您创造劳动力管理价值
体验 DEMO 演示

产品推荐

智能排班
算法云实现多种优化目标,数据洞察助力企业转型决策,开箱即用
了解详情
实时考勤
数据实时准确,异常自动校验,让复杂考勤变得更简单、更省钱
了解详情
精益工时
精确追踪工时控制劳动力成本,打开工厂绩效的黑盒子,透明可视
了解详情
销售绩效
优化销售队伍的指标和奖金管理,灵活应对市场变化,推动企业业绩增长
了解详情
劳动力分析
实时可视化劳动力数据看板,多维度交叉数据分析,打破数据孤岛
了解详情
人事薪资
重塑混合劳动力队伍的数字化员工体验,助力敏捷强韧组织
了解详情
SAP SuccessFactors
涵盖核心人事信息、排班考勤薪资、员工自助全流程,全新云端体验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