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盖雅观点 / 偶尔996也罢,长期996害人又害己

偶尔996也罢,长期996害人又害己
WFM盖雅工场2017 年 9 月 18 日

gaiyashijian

前段时间,豆总一直向小雅抱怨压力大,头发都开始掉了;近期,小雅听了一场讲座,她才发现豆总这一情况,并不是她自身的问题,企业才是造成豆总心累的主要原因,讲的专业点,这种现象统一称为:职业倦怠,为了给大家普及职业倦怠,小雅整理了这篇文章,并教大家如何调节。

 

在企业中,职业倦怠是一个常见的现象,但企业往往将职业倦怠当作人才管理或员工个人问题,而非是更广泛的企业问题。这种想法其实是错误的。

在美国,倦怠员工的身心健康问题,每年造成了约1250- 1900亿美元的医疗支出,这还仅仅是明显的影响。各企业的生产力降低、员工离职率增加、优秀人才流失,使商业付出的真正代价远高于此。

繁重的工作量、不安全感以及繁琐的日常工作(例如,过多的会议,留给创意工作的时间太少),诸如此类的种种职场压力,导致了职业倦怠责。

当员工的生产力不尽人意时,罪魁祸首通常是企业,而非员工。这种说法同样适用于职业倦怠的现象。一些倦怠率偏高的企业,有三个常见的弊端存在:过度合作、时间管理不够规范、能者过劳的倾向。这些因素不仅占用了员工用于完成复杂任务或者产生想法的时间,还消耗掉了员工用于恢复精力的休息时间。

下面小雅将从三个主要因素分析员工产生职业倦怠的:过度合作、时间管理不够规范、能者过劳的倾向。

 

过度合作

当一家企业的决策者人数过多、决策节点过多时,企业的常见弊病就是过度合作。为了确保每个利益相关者的意见被听取并且达成共识,往往进行无数轮会谈或电话会议。

这些结构上和文化上的因素,导致人们的时间变得支离破碎,不仅整个工作日程被打乱,甚至时间也被分散。研究发现,高级管理人员每天都会收到至少200封邮件。一名普通的前线主管每周用8小时(相等于整整一个工作日)发送、阅读与回复线上的沟通信息,其中许多内容是不应该发送给这些主管,或者是不需要他们回复的。

此外,「永远在线」的数字化职场、过多的优先事项、期望员工使用数字工具处理多项任务、一气呵成完成工作,也都加剧了职业倦怠的现象。处理多项任务的做法,要求我们在各个任务之间来回切换,这种工作方式不仅会累坏员工,而且会适得其反。例如微软公司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人们被邮件分心后,平均需要15分钟才能回到重要项目的工作中。

解决过度合作的问题,企业首先要做的,就是调整企业的结构和常规工作。一个简单的步骤,就是看看企业里有几个决策节点。所谓决策节点,就是决策者在组织架构中所处的交叉点。节点太多,代表了企业结构不必要地复杂,而且每个节点相当于是企业的「减速带」,只会放慢工作速度,浪费企业的时间和精力。

企业也可以系统地检视人们的工作方式。比如,你可以从零开始,对所有的会议安排进行评估,以确定各个会议的必要性、频率、时间长短、以及什么人真正需要参加。反思团队分配的方式。与其把「明星员工」分散到各个团队去,使他们彼此独立,倒不如把这些表现优越的高能量员工聚集在同一个团队中,由他们处理重要的工作。这样,企业往往就能获得更好的成效。

领导者可以通过更柔和的干预措施,来减少职业倦怠的现象,提高企业的生产力。比如,领导者可以采用敏捷管理的原则,激励自己的团队,并让每位团队成员都有办法为团队成果负责。实行了敏捷管理的做法,团队只需要将精力集中在少数更重要的活动上。这种情况下,团体必须使用「待办清单」(backlog)为计划设定优先级,并在加入新任务时重新安排优先顺序。这种机制能帮助团队持续关注重要的工作,并持续移除那些较不重要的工作。项目中的各个任务有时间限制,而且任务重点很明确,这种设计能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在工作流程上浪费的精力。

 

时间管理不够规范

如今,尽管大多数大型企业已经发展出各种工具、纪律和组织规范来对合作进行管理,但远远跟不上企业对合作的需求。大多数时间,员工必须自行找到管理时间的方法,来减少压力和倦怠现象。他们所在的企业中,超负荷工作习以为常,甚至是备受赞赏的行为。他们对抗这种企业文化的能力十分有限,只有少数员工有权力(或勇气)取消不必要的会议。

不过,公司领导还能采取一些措施。首先,他们要充分掌握问题的所在。虽然高管比较倾向评估合作带来的好处,却几乎没人评估合作的代价。但是,有些实用的工具可以用来测算员工管理时间的方式是如何影响职业倦怠以及企业的生产力。

瑞恩·富勒(Ryan Fuller)是一家职场分析工具初创公司的联合创始人,他的公司已被微软收购。他指出,高管们很多时候根本就不知道员工们究竟会花多少时间在那些提高企业生产力的活动上,也不知道有多少时间浪费在低效的活动上。如今,他公司的产品被称为「微软职场分析工具」(MicrosoftWorkplace Analytics),为估算员工花费时间的方式提供了一种方法。

通过该工具得到的数据,能够展示企业在哪些会议、邮件或者线上合作花费了过多的时间。有了这些信息,你可以针对特定团队和职能进行变革,减少企业阻力,从而提高生产力,减少职业倦怠。我们的数据表明,只要更规范地进行时间管理,大多数高管就有机会帮助员工腾出至少20%的时间。同样重要的是,该做法能让员工再次控制自己的时间。我们发现,为企业产生能量的典范方法,就是给予员工自主权。让员工们恢复对时间的控制是好事,这么做也有助于避免管理过度产生的压力。

 

能者过劳

许多企业的雇佣情况并没有跟得上企业增长的速度,这就会导致员工的工作量增加。优秀的员工因为自己具备的知识而被需要,因此他们在很多时候成为了过度合作大的受害者。管理者一周平均花费一天处理邮件和其他线上沟通事宜,在会议上消耗两天时间,而才华突出的管理者将更多的时间花在合作上,因为过度工作使他们获得了更大的责任,甚至是更大的工作量,心理压力过大而造成职业倦怠。

企业虽然是造成员工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但是,员工在入职前就应该了解自己想要的工作环境以及状态,减小自己之后换上职业倦怠的几率,这里,小雅为大家准备了避免职业倦怠攻略:

  • 申请你想要的职位

合适的工作环境不仅有利于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而且能提升工作绩效。当处于自己想要的职位时,价值能得到大的发挥,这也可能使你在整体职责上感受到的压力更小,同时减轻工作量。

  • 对工作充满热情

没有老板对那些在面对新挑战时抱怨不断的员工表示敬意。 积极对待新任务和挑战,并对其充满热情,也可以感染周围的同事,「赋予」他们更多的能量,他们也能积极和更有信心去迎接挑战,共同进步。

  •  相信他人

每个员工都有自己擅长的技能,而这些对于组织都很重要。在团队协作工作中,一些员工可能会提出质疑,这时应该尽一切努力去促成团队的合作,而不仅仅是关注自己的成功。

  • 坚持学习

当代世界的商业是数据驱动和快节奏的,好的员工应该是不用他人催促而主动保持更新的行业趋势接轨,这也是对公司成功的个人承诺。

  • 保持自我意识

有自我意识知道如何适应并融入公司的宏伟计划,不仅仅是「了解自己的位置」,而是了解自身在个人,团队,部门和组织层面的角色。

  • 设立目标并跟踪进度

记录进度会使你更有组织,目标是确定你可以增强自己的优势,跟踪进度还有助于通过向主管显示任务被有效地跟踪来缓解工作压力,保持进度跟踪也是向公司展示价值的强有力方法。

 

每个人都知道职业倦怠给人们带来的负担,如果不对组织规范进行审查,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创造引发职业倦怠的环境,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员工的身体。所以,企业和个人应同时采取措施,防止职业倦怠现象的发生:

  • 企业应适当地对工作环境进行变革,减少职业倦怠发生的可能性,将时间还给员工,让他们利用这些时间做促进公司成功的工作,这样企业才能提升效率、提高业绩,从而获取巨大的回报;
  • 对于员工来说,在选择职业前,就应谨慎考虑日后工作环境以及要压力,是否在自己的承受范围内;在工作中,要适当的调整自己的紧绷心态,提高工作效率。

这样,不但可以避免职业倦怠的现象,而且每个人都能更高效工作。

 

gaiaiworks 盖雅工场

免费领取劳动力管理地图
1700+的痛点场景重现和典范实践咨询热线 400-629-6868

扫码了解更多

免费领取劳动力管理地图
1700+的痛点场景重现和典范实践

扫码了解更多

上一篇 文章
SAP中国峰会:盖雅SAP强强联合推出SAP盖雅全流程劳动力云
sap successfactors,,sap,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管理高峰会,渠道,集团新闻
小雅来支招:两分钟治好你的拖延症
拖延症,小雅有话说
相关推荐文章

零工经济茶饮业内卷破局,从人力管理入手

人效企业如何真正做到将本增效? 4大案例为你支招

零工经济灵活用工纳税新规出台,企业应该如何应对?

盖雅工场
劳动力管理系统
我们始终关注劳动力管理领域,时刻为您创造劳动力管理价值
体验DEMO演示

产品推荐

智能排班
算法云实现多种优化目标,数据洞察助力企业转型决策,开箱即用
了解详情
实时考勤
数据实时准确,异常自动校验,让复杂考勤变得更简单、更省钱
了解详情
精益工时
精确追踪工时控制劳动力成本,打开工厂绩效的黑盒子,透明可视
了解详情
销售绩效
优化销售队伍的指标和奖金管理,灵活应对市场变化,推动企业业绩增长
了解详情
劳动力分析
实时可视化劳动力数据看板,多维度交叉数据分析,打破数据孤岛
了解详情
人事薪资
重塑混合劳动力队伍的数字化员工体验,助力敏捷强韧组织
了解详情
SAP SuccessFactors
涵盖核心人事信息、排班考勤薪资、员工自助全流程,全新云端体验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