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盖雅观点 / 访谈丨4人招聘小队,如何一年招到400名软件工程师?

访谈丨4人招聘小队,如何一年招到400名软件工程师?
盖雅2022 年 9 月 14 日

 是新朋友吗?点击“盖雅学苑”关注我们

回复“1”领取盖雅学苑精选文章电子书《激活》

|Penny
本文共4124


瑞泰信息是一家专注于营销服务数字化领域10余年的CRM解决方案供应商,位于苏州。
近两年,瑞泰信息的业务在高速发展:2021年初,员工人数为400人;2021年底,这个数据是800人增长的400多名员工,大多数是社招的软件工程师、项目经理、实施顾问,且300人是在上半年便入职了 。
关于招聘,几乎每一位HR都有一肚子苦水;而了解软件行业的HR伙伴会知道,这样的招聘压力非常大。
Jessica是瑞泰招聘团队的负责人,她所管理的这支招聘任务团队只有4人(包括Jessica)。
成长中的瑞泰信息,还不具备互联网大厂的品牌吸引力;苏州这个城市,也不具备北上广深人才济济的优势;Jessica的招聘团队,人力也很有限。招聘是HR工作中的最日常的工作,但苏州创业公司、软件工程师、4人招聘小队、一年入职400人,这几个关键词集聚在一起,HR们就应该能够感受倒扑面而来的压力了。
快速发展中,招聘压力怎么解?基于这个HR普通又普遍的难题,我们访谈了瑞泰的招聘负责人Jessica。Jessica说“招招难过招招过”,在“过招”的过程中,她也总结了自己的解决方案:让业务部门“卷”起来、让招聘团队“支棱”起来、让候选人“慎重”起来。
她摸索出来的方法,对大量身陷招聘困境的HR都有参考意义。

让业务部门“卷”起来
招聘,一直是很多公司的老大难问题,牵扯多方精力,结果却事倍功半。
业务部门往往缺乏主动招聘的意识,他们会理所当然地认为:招人就是HR的工作,我来配合面试已是尽职尽责。更有甚者,面试时也只是走个过场,最后招不到人又反过来怪HR不给力。
对此,HR们也万分委屈:明明反复强调协同分工,业务却总是不配合,最后还得我们背锅,能怎么办?
HR懂人,业务部门懂专业,如果能保持同频,共同发力,招聘效率会大大提高。在瑞泰2021年新入职的400多位员工中,20%来源于业务主管的主动出击,而在此之前,仅事业部总经理会关注招聘,提供少量的候选人信息。
那如何才能让业务部门积极主动投入到招聘中呢?Jessica反复强调的是:把握一切机会,让业务部门认识到“招聘是我们双方共同的任务”,然后他们才能有这个意识去找人。
图源/pexels.com

把招聘写进业务的OKR
除了潜移默化地培养业务部门的招聘意识,要想将招聘和业务绑定得更紧密,还需要增加一些更强制的约束。瑞泰采用的方法是:让招聘写进业务主管的OKR里,与个人发展强关联。
每个季度需要招聘多少人,部门的人才结构应该达到怎样的状态,同样也是业务主管不可逃避的管理课题,会在季度OKR中明确。
当然,为了帮助业务部门更好地完成这一任务,HR也会开展一些辅导培训,分析面试结构和流程,传授面试技巧和方法论,帮助新晋的部门主管们培养“面试官”的意识。

老板带头 全员招聘
瑞泰信息的CEO是经BOSS直聘认证的“最爱人才BOSS”。他不仅自己主动找人,还会积极配合HR的工作。就写面试反馈这一点,很多部门主管都没有写面试反馈的习惯,他则会带头写好,并跟业务主管们强调填写反馈的必要性。
在Jessica的眼中,这是一位非常睿智且具有人格魅力的CEO:“有任何想法,跟他聊完之后会豁然开朗”。而在整个公司,CEO的认可度都非常高,甚至有离职员工表示CEO是自己的人生导师,离职后还会继续给公司推荐合适的候选人。
CEO行动上的支持,远比再多的口头表态都有力:在瑞泰,空闲时间在各大招聘App上刷简历,也成了很多业务主管的习惯。
瑞泰信息CEO所获“最爱人才Boss”奖牌

正向激励 持续影响
瑞泰每季度会召开一次管理会议,哪个部门人员入职快,哪个部门始终招不到人,进展和问题都显露无疑。对于已取得的成果,HR部门从来不会强调自己的功劳,而是大力称赞业务部门在招聘这件事情上的付出。而有了这样良好的案例,也能进一步激励招聘状况不佳的业务部门行动起来。
简单来说就是一句话:把功劳推出去,让业务部门自己“卷”起来。

让招聘团队“支棱起来
激发业务部门,可以找到更多人,有效拓宽招聘漏斗的开口。但作为一家项目制的公司,瑞泰信息的招聘压力一直很大,人员不到位,项目就可能无法顺利推进,因此,“在面对那些业务老大的时候,心里经常是发虚的,因为没有给他们找到人”。
在被问及招聘压力那么大怎么办的时候,Jessica表示:“大家那个时候压力都很大,但我们是一个团队,有问题大家会聚在一起,共同解决。

角色转换,使团队成员“看见”更多
做招聘很多时候是倍感无奈的,尤其在瑞泰这样的项目制公司,常见的情况是,项目来了之后马上就要人,HR只能被动接受:“我有什么办法,我又不能不给他们招”。
而招聘专员角色和职能的转变,改变了这样消极的状态。
把招聘专员变成HRBP的角色,按不同的事业线重新调配。业务部门按季度提交招聘需求,HR们不仅具有接需求的职责,更拥有审核需求的权力:根据去年的人均产出,对比今年的业绩任务,限定每个事业部的平均人力,HR有权驳回不合理的招聘需求。此外,部门内部人员会划分ABC不同等级,HR还需要去评估事业部各个级别的人员比例是否合适,人力结构是否健康合理。
而为了帮助HRBP们更好地了解业务部门的招聘需求,瑞泰也做了一些强制的要求:
  • 每周至少有一天,HR需要做到事业部的工位区域,增进了解从缩短物理距离开始;
  • 每月至少有一次,和事业部的主管进行正式的沟通,详细了解部门的项目推进状况、人力情况等。

美国知名神经心理学家里克·汉森在《复原力》一书中强调:“你没有那么无助,想想你能主动做点什么?”诚然,被鸽、被拒绝、被甩锅,是很多招聘专员的日常。但当HR不再把自己定位成服务和支持的角色,而是作为整个招聘任务的项目经理,就会发现更多可影响的空间,在琐碎繁杂的工作之外获得成就感。
图源/pexels.com

及时续航,让团队成员复原“活力”
“几乎我们每个小伙伴都在凌晨收到过业务主管询问招聘情况的消息,经常一睁眼就是七八条”,而Jessica所能做的,就是让团队成为每一个小伙伴的坚实依靠
马丁·路德·金说“人类处在难以挣脱的相依相存之网”中,社会心理学中也强调,作为社会个体,我们不仅仅是社会的产物,同样也是社会的创造者。一个人的力量也许渺小,但当个人组成团队,建立了坚实的群体联结,就拥有了共逐目标的勇气、共担压力的底气,共享成果的意气。
在整个招聘季,瑞泰招聘团队的双周调整为单周一次,以便及时了解每位小伙伴的招聘情况,协调资源解决问题。即使是按照不同事业线划分了人员的职责范围,但整个团队也会视具体情况协同开展工作,有人遇到困难,其他人都可以搭把手。
为了营造良性竞争的氛围,Jessica还在墙上挂了一块招聘成果PK榜,每周更新每个人的招聘情况,当然排名并不会和绩效挂钩。在招聘旺季,为了抢到更多人,或者是为了超越榜单上的其他小伙伴,整个招聘团队都铆足了劲刷简历、打电话,基本上可以做到每人每天一个offer。
而这样显著的成果,并不是迫于强大压力,累死累活逼出来的,而是被激发、被认可后,主动担责,积极行动创造出来的。“那个时候就很开心,哪怕是在办公室里加班招人都很开心。”Jessica笑着表示。
但一直坐在办公室里招人难免会单调乏味,一旦陷入“刷简历-约面试-刷简历-约面试”的无限循环就容易产生倦怠心理。
为了让招聘工作不那么枯燥,瑞泰还尝试了抖音和视频号的校招直播,同时也鼓励团队成员走出办公室,走到候选人的群体中:比如参加各种人才沙龙、峰会,“如果你觉得有这样的机会可以认识到候选人,那你就可以去。”

让候选人“慎重”起来
网络上经常有HR吐槽,动不动就被候选人放鸽子,对此,Jessica的看法非常乐观:早一点发现不合适,总比入职了一段时间之后再离职好得多。
如果把招聘当成一道数学题,把沉没成本控制得小一点、再小一点,于双方而言都是必需且颇有益处的一件事。

找最合适的人
很多HR在做招聘的初期,都容易陷入一个误区:要为公司找来最优秀的人,“但实际上企业永远都是在找最合适的人,而不是找最优秀的人”。
这里所说的合适,首先要考虑的是硬性条件。以瑞泰为例,需要的技术人才主要是.net开发工程师,但在苏州整个后端开发市场,满足条件的人不到三分之一。
而项目制公司的一大特点是,项目在哪儿,人就需要在哪儿,员工的base地较为灵活。所以瑞泰决定去其他城市寻找合适的人:经过前期调研,综合考虑不同城市的人才状况、薪资水平、消费成本,最终在西安组建了技术团队。
每个城市的人才结构各有不同,不同岗位对于人才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而选择的标准都逃不过“合适”二字。在合适的地方,找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位置,算是招聘中的不二法门。
图源/pexels.com

和候选人共赢
将近十年的招聘经历,让Jessica在与候选人沟通方面颇有感触,“对于候选人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感受到你的诚意”,因此,她也同步要求团队的伙伴们,谈offer阶段不要有太多唯KPI是图的功利心,“和候选人做朋友,而不是说你的候选人就只是候选人。
约好面试或者入职之后,简单说一句“明天见”;在候选人快速决定加入公司后,问一句“你要不要再考虑考虑”,这些都可以让整个交流变得温暖很多。她甚至会单纯从HR的专业角度来帮助候选人分析已拿到的offer情况,并提供建议。
而这一切的背后,除了真诚沟通获得候选人信任的感性目的,也有降低入职之后流失率的理性考虑:“如果不合适,进来之后也呆不久,还不如我们前面就把天聊透了”。

不止于招聘
招聘的终点在哪里?候选人顺利入职就结束了吗?也许,HR们可以尝试再往前走一步。
在瑞泰,HR会主动跟进自己招聘入职的员工情况,以入职一个月和三个月为节点进行回访交流。新员工对于团队氛围、公司文化、工作内容、未来规划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反馈,HR也会积极帮助解决。
这不仅可以有效帮助新员工度过“适应期”,提高留存率,也可以把“与候选人做朋友”延伸到了“与其他部门的员工做朋友”,拉进HR团队与其他部门之间的距离,使得HR的其他工作顺利开展。
回过头来看瑞泰的招聘成果,2021年仅上半年就入职300多人,而去掉春节假期,招聘工作是从第一季度末才开始的,算下来平均每个月就会入职80多人,这样的数据让Jessica自己也很惊讶。
再次借用里克·汉森的那句话:“你没有那么无助,想想你能主动做点什么?”招聘确实很难,HR能主动做点什么?一点一点做下去,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也许就能迎来柳暗花明的惊喜。



Jessica

- 本文访谈对象 -

瑞泰信息集团招聘负责人

4年互联网猎头经验,专注互联网/软件行业招聘8年



盖雅学苑是以公益为发心的人力资源知识输出和交流平台,我们属于盖雅工场。


免费领取劳动力管理地图
1700+的痛点场景重现和典范实践咨询热线 400-629-6868

扫码了解更多

免费领取劳动力管理地图
1700+的痛点场景重现和典范实践

扫码了解更多

上一篇 文章
敏捷组织,只对外界反应快是不够的
组织究竟在哪些方面需要敏捷​?
李斌:优秀的管理应该“自下而上”
管理的最后是使命驱动、自我驱动、内在驱动。​
相关推荐文章

零工经济茶饮业内卷破局,从人力管理入手

人效企业如何真正做到将本增效? 4大案例为你支招

零工经济灵活用工纳税新规出台,企业应该如何应对?

盖雅工场
劳动力管理系统
我们始终关注劳动力管理领域,时刻为您创造劳动力管理价值
体验DEMO演示

产品推荐

智能排班
算法云实现多种优化目标,数据洞察助力企业转型决策,开箱即用
了解详情
实时考勤
数据实时准确,异常自动校验,让复杂考勤变得更简单、更省钱
了解详情
精益工时
精确追踪工时控制劳动力成本,打开工厂绩效的黑盒子,透明可视
了解详情
销售绩效
优化销售队伍的指标和奖金管理,灵活应对市场变化,推动企业业绩增长
了解详情
劳动力分析
实时可视化劳动力数据看板,多维度交叉数据分析,打破数据孤岛
了解详情
人事薪资
重塑混合劳动力队伍的数字化员工体验,助力敏捷强韧组织
了解详情
SAP SuccessFactors
涵盖核心人事信息、排班考勤薪资、员工自助全流程,全新云端体验
了解详情